情緒病源頭|精神科醫生: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 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一句負評也是情緒病源頭|精神科醫生:勿輕視網絡欺凌問題 「滅聲」非解決方法

13 Nov 2020

互聯網發達,為人類帶來生活上的方便及娛樂,同時也衍生不少麻煩。網絡欺凌愈見普及,不容看輕自己在網上的一言一行,一句負評或一個表達「Dislike」的表情符號也有可能令人造成情緒困擾,甚至患上情緒病!需了解如何避免當上網絡施虐者,也要學懂如何自保。面對網絡欺凌,精神科醫生建議要採取主動解決,「滅聲」絕非出路。

ADVERTISEMENT
CONTINUE READING BELOW
情緒病源頭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網絡欺凌問題每天也在發生,對受害人造成的傷害難以估計,輕微受情緒困擾到患上情緒病,甚至嚴重到輕生。要避免悲劇發生,網絡欺凌問題必須受到關注!

ADVERTISEMENT
CONTINUE READING BELOW
情緒病源頭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▲圖片及資料來源:國際培幼會

國際培幼會早前就網絡騷擾及虐待情況訪問了31個國家,共14,000名女孩。當中超過一半受訪者曾受網絡騷擾及虐待,而她們所遭受不同程度的網絡欺凌形式包括:59% 使用辱罵及侮辱的語言、41%故意令受害者難堪或尷尬、39%身材羞辱以及39%性暴力威脅。

情緒病源頭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▲圖片及資料來源:國際培幼會

五分一受訪女孩遭受網絡騷擾後大幅減少或停用社交媒禮如Facebook和Instagram,而情緒及心理上也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影響,42%自信心下降,42%精神受壓以及24%擔心人身安全。

ADVERTISEMENT
SCROLL TO CONTINUE
情緒病源頭不容忽視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國際培幼會致力引起大眾關注網絡欺凌問題,除了進行以上訪問之外,也舉行了主題為"Girls Get Equal Freedom Online"的Girls Takeover活動,並與Cosmopolitan Hong Kong合作,讓參加者一嘗 “takeover”Cosmopolitan Vice President, Content 鄭燕微女士的崗位,帶領其編輯團隊,運用Cosmopolitan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,透過具體行動,喚起大眾一同關注女性在網絡遭受滋擾或欺淩的問題!

▲上圖為鄭燕微女士與參加者Quenby、Cotrina以及Janice的合照。

網絡欺凌是甚麼?

情緒病由源頭阻截不容忽視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

網絡欺凌行為範圍廣泛,言語暴力(帶性別歧視、厭女主義或貶低性的評論等)、威脅及恐嚇、網絡追蹤、「起底」式公開他人私隱、公開未經雙方同意的私人照片及影片等也能歸納其中。

ADVERTISEMENT
CONTINUE READING BELOW

網絡欺凌者易於隱藏身分

情緒病源頭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雖然網絡欺凌的加害人和受害人沒有面對面的接觸,但也與傳統欺凌一樣能影響深遠。精神科專科醫生梁婉珊(Dr. Sandy Leung)指網絡欺凌者多數以匿名身分「施虐」。

情緒病源頭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梁婉珊醫生在診症時也遇過不少網絡欺凌的受害人:「他們會因為不知道欺凌來源,而精神上受到困擾,甚至出現抑鬱或焦慮的情況。」另外梁婉珊醫生亦指出,就算被欺凌者沒有即時負面反應,也有可能已留下心靈烙印,增加日後有社交焦慮或患上抑鬱症的風險。

ADVERTISEMENT
SCROLL TO CONTINUE

一句負評或一個「Dislike」表情符號也有殺傷力

情緒病源頭不容忽視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有心理學研究指出人類普遍對負面訊息比較敏感,而對正面訊息就容易習以為常。對於自信心薄弱的人,一句負評、一個「Dislike」表情符號也是充滿殺傷力的攻擊。

ADVERTISEMENT
CONTINUE READING BELOW
情緒病源頭不容忽視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梁婉珊醫生指網絡欺凌的影響強弱,要視乎受害者本身的心理狀態。好像本身有社交焦慮問題的人就會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,當他們在社交網絡上接收到一些負面批評的時候,反應會較一般人大。

遭受網絡欺凌該如何應對?

情緒病源頭不容忽視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假若不幸成為網絡欺凌的受害人,梁婉珊醫生建議要採取主動對策:「遭受欺凌難免會自信心受挫,不少人更會自我封閉。如果受害人不主動處理不安感,只懂逃避,焦慮、憂慮和恐懼的感覺不會消失,反而會潛藏起來,終有一日會爆發,後果不堪設想!」

「滅聲」只是逃避,並非解決網絡欺凌的方法!

情緒病源頭不容忽視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辦法總比困難多,若遭受網絡欺凌,「滅聲」絕非出路!梁婉珊醫生鼓勵受害人不要被欺凌行為嚇怕而「滅聲」,應主動與信任的人傾訴分憂,抱主動和正面的態度,把欺凌事件消化,並思考如何處理。

ADVERTISEMENT
SCROLL TO CONTINUE
情緒病源頭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對於防止及處理網絡欺凌問題,梁婉珊醫生有以下建議給大家參考:


  • 對於負面評語不要作過多回應,避免引起互相指責及牽起罵戰,反擊欺凌同時又造成更大的欺凌問題。
  • 善用社交網絡的封鎖(Block) 功能,防止接收欺凌信息。
  • 減少上網時間,暫時抽離社交網絡,遠離情緒問題根源,與信任的人傾訴。

ADVERTISEMENT
CONTINUE READING BELOW
一句負評也是情緒病源頭|精神科醫生:勿輕視網絡欺凌問題 「滅聲」非解決

4. 日常生活不要在網上過份暴露個人資料。
5. 若網絡欺凌事件牽涉刑事恐嚇或有誹謗成分,應報警求助並尋求專業法律意見。
6. 若遭受網絡欺凌後,情緒長期低落寢食難安,影響正常生活,就應考慮向精神料醫生或其他專家尋求協助。

情緒病源頭不容忽視|網絡欺凌嚴重或致輕生!保護自己及他人N個建議


精神科醫生簡介

梁婉珊(Dr. Sandy Leung)具精神科專科醫生Specialist in Psychiatry、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M. B., Ch. B.、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FHKCPsych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(精神科) FHKAM(Psychiatry)的專業資格,曾擔任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榮譽臨床助理教授。自幼對精神科及心理學深感興趣,畢業後主力鑽硏精神科藥物治療,及各種心理治療理論,包括精神動力取向心理治療(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)、自我心理學(Self Psychology)、沙盤遊戲治療(Sandplay Therapy)、正向心理學(Positive Psychology)、心理化為本治療 (Mentalization-based Therapy)等。服務範圍包括:成人精神科、老人精神科及兒童精神科。對精神病、焦慮症治療、抑鬱症治療、處理兒童情緒問題有豐富臨床經驗。